近期馬斯克買下 Twitter 的消息沸沸揚揚,Facebook 和 YouTube 的規範又常惹惱用戶,許多人開始轉向新的開源社群網路 Mastodon 和 PeerTube 等,而歐盟近日也宣布跟進,推出專屬的 EU Voice 和 EU Video,試圖擺脫矽谷科技巨頭。
PeerTube 則是 2015 年由一名網路代號叫 Chocobozzz 的學生設計出來,後來由法國非營利組織 Framasoft 進行技術支援,同樣也是採用開源和去中心化設計,為用戶提供一個在 YouTube、Vimeo 和 Dailymotion 之外的選擇。
歐盟旗下的資料保護監督機關(European Data Protection Supervisor, EDPS)近日宣布,將以 Mastodon 和 PeerTube 架構為基礎,推出「歐盟之聲」(EU Voice)和「歐盟影片」(EU Video)兩項社群網站服務,作為歐盟旗下各個機構與網路群眾互動的平台。
▲歐盟推出 Mastodon 架構上的 EU Voice 社群網站。(Source:EU Voice)
除了 Mastodon 和 PeerTube 之外,還有功能類似 Instagram 的 Pixelfed,和串流音樂服務 Funkwhale,這四大網路服務都被通稱為「聯邦宇宙」(Fediverse),以開源和去中心化為核心理念,對抗美國矽谷巨頭的科技壟斷。
歐盟多年來與美國矽谷科技公司,針對隱私權和用戶資料保護方面以訴訟多年,因此加入聯邦宇宙行列並不意外,畢竟歐盟對於個人隱私保護的規範,要比美國嚴格許多。
EDPS 代表維維羅夫斯基(Wojciech Wiewiórowski)在聲明中指出,EU Voice 和 EU Video 將以保護隱私權為優先,提供網路用戶一個與科技公司服務不一樣的選擇,上面不會有任何廣告及營利行為,純屬於大眾的社群網站。
雖然歐盟與許多用戶一樣,對於廣告氾濫的 Facebook、Twitter 和 YouTube 感到厭煩,但現有網路內容創作者,多能夠從科技巨頭的平台中獲取利潤,並且以此為生,因此非營利的開源網站要吸引這些創作者移轉,目前看來還有難度。
(首圖來源:EU Video)
參考出處:TechNews科技新報